目前,国内的CRM似乎面临两个特殊问题:一是国内企业用户没有普遍形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业务问题的习惯;另一个则是国内急功近利的生意占了多数。所以,摆在CRM服务商面前的选择也有两个:一是基于当前商业环境,做一个应景的CRM(短期策略);另一个是基于CRM的商业本质,做一个经得起市场检验的CRM(长效经营)。但无论如何,一个偏离商业本质的产品或服务,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。
一、CRM的商业逻辑
什么是CRM?这个关键词非常吊诡,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,都是CRM领域的热点搜索词。主要原因还是“花开千朵,各表一枝”,有的说CRM就是管理客户信息,有的说CRM是用来获取流量的,有的说CRM是销售管理,有的说CRM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,还有的说CRM是用来分析客户数据的……
虽说这些说法都没有问题,但是如果只靠这些零散的认知去做CRM,那就只能是“盲人摸象”。因为这些只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,更不是商业本质。那么,什么才是CRM的商业本质呢?
所谓客户关系管理,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;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,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。
——Gartner
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企业识别、挑选、获取、发展和保持客户的整个商业过程。
——IBM
一个给出了“管什么”,一个给出了“怎样管”;这就是CRM的商业逻辑:客户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,企业需要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转化和维护客户;通过与之建立关系,使客户不但能提供一次交易的销售收入,更重要的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创造价值。
搞清楚这个逻辑,就知道CRM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:将客户视为资产,管理好客户关系,在这个过程中周而复始地为客户创造价值,从而实现企业的收入增长。
二、国内流量型CRM的困境
目前,CRM被分成很多种类。或按ToB、ToC,或按行业,或按业务侧重点。但无论怎么划分,CRM的种类应该只与业务处理的重点和方法有关,与以上所说的商业本质应该是统一的,只是在某几个环节上有所分化。也就是说,CRM要有业务边界,但其核心应该一致(拓展、维护客户关系)。
但国内很多CRM明显不是这样。
大部分国内的CRM,不说自己擅长做什么,而是说自己啥都能干。所不同的是在前面加个形容词,如社交型CRM、智能型CRM、XX型CRM等等。
这些形容词听起来当然很高大上,但这也使其产品定位不清和形象模糊,说不明白具体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。既然业务边界不清楚,那么用户难理解、客户难留存就是常态了。
于是,很多CRM服务商就开始讲流量的故事,吸引那些对流量有焦虑的企业用户——即流量型CRM。这类CRM采用社交、音视频等互联网元素,以获客作为主要出发点,重新“定义”了CRM。
但事实上,在成交环境、客户强调个性化体验、销售流程渐趋复杂的今天,在这个阶段的产出的流量最多也就是早期线索,很少会有成交,更不会有留存和复购效果。
因此,把整个CRM建立在流量的基础上,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做法,因为流量终究不等于商业。
我们知道,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下,企业只要做好四件事就能生存:好的产品、个性化的服务、及时地响应、问题的有效解决。在这个商业过程中,流量型CRM只能是“我猜中了开头,却猜不到这结局。”
流量当然非常重要。但是流量的基础是强大的客户转化能力——即还是要回到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。换言之,CRM软件的主要作用是管理、转化销售线索,而非创造流量。如果该类型的CRM只重获客,则流量被制造的越多,变现价值也被稀释的越少,相应的,软件的作用也将变小。
以上,就是国内应景式CRM软件的困境,听上去有用,看上去有用,用起来却没有什么用。
总结
对任何企业来说,CRM都是一个必要的工具,因为它与销售收入密切相关。也就是说,CRM的赛道很宽,没必要强调在流量的获取上。做好自己的专长,强化某几个环节,搞懂CRM的商业本质,才能立足长远。
成熟的业务更适合“慢热型CRM”
您需要一个定位明确的CRM软件
知客CRM,十三年业务沉淀,专注于ToB领域的客户转化和全周期的销售流程管理,帮助贵公司与客户构建经得起考验的坚实关系。
开始试用!
评论
文章非常深刻地指出了流量型CRM的困境,这正是我们公司在选择CRM时遇到的问题。很多CRM产品看似功能强大,但实际上偏离了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。我们最终选择了知客CRM,因为它更注重客户转化和关系维护,而不是单纯的流量获取。希望更多企业能意识到CRM的核心价值。
作为一名销售人员,我深感流量型CRM的不足。虽然流量很重要,但如果没有转化能力,这些流量最终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。文章提到的CRM商业本质——管理好客户关系并创造价值,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。希望CRM厂商能更多关注客户转化和留存,而不是只追求流量。
文章对流量型CRM的困境剖析得非常透彻,尤其是指出这类CRM产品定位模糊、业务边界不清的问题。这不仅让用户难以理解,也导致客户留存率低。CRM的本质是管理客户关系,而不是创造流量。希望行业能够回归本质,开发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。
从技术角度看,流量型CRM的困境确实反映了产品定位的问题。虽然流量获取很重要,但CRM的核心应该是客户关系的维护和转化。希望未来的CRM系统能够更好地结合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功能,帮助企业真正提升客户价值,而不仅仅是获取流量。
我们公司规模不大,但对CRM的需求很明确——我们需要一个能帮助我们维护客户关系、提升客户价值的系统。流量型CRM虽然听起来很诱人,但实际上对我们帮助不大。文章提到的CRM商业本质,让我更加坚定了选择一个专注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。
文章对CRM的商业逻辑和流量型CRM的困境分析得非常到位。CRM的本质是管理客户关系,而不是单纯追求流量。流量型CRM虽然能满足短期的获客需求,但无法解决客户的个性化体验和长期转化问题。希望未来CRM厂商能够回归本质,开发出更多符合企业长期需求的产品。
我刚进入销售行业,对CRM系统的选择还很懵懂。文章让我明白,CRM的核心是管理客户关系,而不是单纯的流量获取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如何选择和使用CRM系统的培训资料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CRM的本质。
文章提到的流量型CRM的困境让我很有感触。我们公司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问题,很多CRM产品虽然能带来流量,但转化率很低。希望未来CRM系统能更好地结合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,帮助企业实现真正的增长。
文章对CRM的本质和流量型CRM的困境分析得非常准确。CRM的核心是管理客户关系,而不是创造流量。流量型CRM虽然能满足短期的获客需求,但无法解决客户的个性化体验和长期转化问题。希望未来CRM系统能更好地结合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功能,帮助企业真正提升客户价值。
文章让我对CRM系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以前总觉得流量很重要,但文章指出流量型CRM的困境,让我意识到CRM的核心应该是管理客户关系和提升客户价值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分析文章,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CRM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