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M的好处毋庸置疑,但CRM行业也不缺失败案例。这些失败的CRM案例,或者是因为公司内部的阻碍力量(这通常是因为CRM的信息共享能力阻断了某些人的“信息私有权”,引发内部利益纠纷),或者是因为供应商实施不到位,或者是CRM本身太复杂或太简单,又或者甲乙双方对需求存在很大误解。原因有很多,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源头,即失败早就埋在当初的CRM选型过程中。那么,为什么有很多公司会选错CRM?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。
一、技术和业务发生断层
CRM项目一般由企业的领导发起,但往往领导不太懂技术,也不知道CRM如何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和销售业绩的增长。所以,领导会将CRM项目的选型下放到IT部门。
但是一部分(不是全部)技术人员又缺乏对业务的理解,很容易以技术眼光(而不是业务角度)看待CRM,这就导致技术和业务发生断层,等CRM跑起来之后才发现其并未能满足公司真正的业务需求。
二、太过看重功能清单
接上一个问题,由于技术主导了CRM的选型,想当然地认为CRM选型应该从功能列表和技术表现上来切入,这就单纯变成了功能清单上的比拼。谁的功能多(而不是深度和契合度),谁就拥有胜算。
这种唯功能论,很容易以一个“伪需求列表”去对应CRM产品。最终的结果,要么是买到一个功能列表很多但却无用的“航空母舰”,要么是买到一个徒有花哨界面但缺乏内涵的花架子。
三、对CRM选型的轻视 / 所托非人
实话说,如果只是让技术团队来主导CRM的选型,也还是有很多成功案例的。但一些没有技术团队的企业老板,往往会将选型工作交给一个既不懂技术,也不懂业务的选型者。
这可能是因为老板觉得亲自下场不合适,也可能是想用其他人挡住销售人员的“电话攻势”——事实上,但凡一个有点操守的CRM服务商,都会在获知客户无意向的情况下,尊重彼此的时间。总之,完全不参与选型过程的企业领导,不但错失了一次重新认识和深度梳理自己业务的机会,更有很大概率因为错误推荐而失去与真正有价值的CRM软件相遇的机会。
四、忽略服务商的交付和服务团队
很多企业的选型者只把CRM当成一个技术性的产品看待,而忘记了CRM产品能够成功的关键是“3分软件7分服务”,甚至是“3分软件,4分交付,3分服务”。
选择CRM时单纯只看产品,并不能保证业务价值的实现。如果企业忽略服务商的交付和实施过程的技术支持,不研究软件的实际采用率,那么则很容易选错服务商。
五、只看价格
在软件领域中,企业对软件价值的理解不够深入,仅以价格作为唯一(或很重要)的参考因素,很容易陷入价格陷阱。虽然公司选型人乐于看到入围服务商之间的价格竞争,但一个基本事实是,最终以低价取胜的服务商并不能够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,尤其像CRM这样的管理软件是需要大量服务的。
当企业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涉及到服务和技术支持的时候,厂商由于当时的缺乏利润的价格,最终有很大概率会在服务上大打折扣。
您正在寻找高性价比、本地化部署的CRM软件?
知客CRM,帮助企业提高销售成功率!
知客CRM支持本地化安装部署,数据安全自主可控,短平快上线,低成本采用。增强客户关系、简化销售人员工作、缩短销售周期、提高转化率……
开始试用
评论
文章总结得非常到位,尤其是对选型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剖析。作为CRM行业的从业者,我建议企业在选型时可以多参加一些行业展会和研讨会,与不同供应商的客户交流,了解他们的实际使用体验。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CRM产品的优劣,避免选型失误。
文章中提到的“企业领导不参与选型”问题很值得深思。作为企业领导,我们确实应该更深入地参与选型过程,而不是完全交给IT部门或第三方。选型过程不仅是选择一个工具,更是梳理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的机会。希望企业领导能重视这一点,避免选型失误。
我们公司正准备选型CRM,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。尤其是提到的“忽略服务商的交付和服务团队”这一点,让我意识到选型不能只看产品本身。我会在后续的选型过程中,重点关注服务商的实施能力和售后支持,希望能选到真正适合我们公司的CRM。
文章提到的“技术和业务断层”以及“选型轻视”是很多企业选型失败的常见原因。我建议企业在选型时可以引入跨部门团队,让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参与,以确保选型结果既能满足技术要求,又能贴合业务需求。同时,也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,帮助企业在选型过程中做出更科学的决策。
文章总结得很全面,尤其是对选型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。不过,我觉得企业在选型时还应该关注CRM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。毕竟,企业的业务需求是不断变化的,如果CRM系统无法适应这种变化,那么即使选对了,也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。
文章提到的“只看价格”问题很常见,我们公司之前就差点掉进这个陷阱。为了省钱,选了一个低价的CRM,结果后续服务跟不上,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。希望其他中小企业主能吸取教训,不要只看价格,而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和服务质量。
文章内容很中肯,分析了企业在选型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。不过,我觉得还有一点需要补充,那就是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梳理不够清晰。如果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都没有理顺,即使选对了CRM,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。希望作者能在这方面再深入探讨一下。
我们公司之前也选错了CRM,原因就是太看重功能清单,结果买回来的产品虽然功能很多,但真正用得上的却很少。文章中提到的“伪需求列表”问题很常见,希望其他企业在选型时能避免这个坑。建议多和有经验的用户交流,了解实际使用中的痛点。
文章总结得非常到位,尤其是对选型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剖析。我特别认同“3分软件,4分交付,3分服务”的观点。很多企业在选型时只关注产品功能,却忽略了实施和后续服务的重要性。希望企业在选型时能更全面地评估CRM供应商的综合实力。
文章写得很有道理,尤其是提到技术和业务断层的问题。我们公司之前选型CRM的时候,就是让IT部门主导,结果买回来的产品完全不符合销售和市场部门的需求。希望企业领导能更多地参与选型过程,让技术与业务更好地结合。